新闻详情
历史文化名城济南-张平
来源:本站 作者:匿名 发布:2015/7/23 修改:2015/7/23
隶属:文化生活 点击:1724
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济南
济南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 张平
[摘 要]历史文化名城济南,历称“泺”、“齐”、“历城”、“济南”,别名“泉城”,雅称“诗城”。是远古文明和华夏文化的发源地,是北国著名的“水城”,积淀着众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。
[关键词]历史沿革 古城布局特色 发展规划
第一章 总论
一、概述
济南是山东省省会,辖一市七区三县(章丘市、市中区、历下区、天桥区、槐荫区、历城区、高新技术开发区、长清区、平阴县、商河县、济阳县),市区面积190平方公里,人口222万(2002年底统计,不包括长清区)。
济南北临黄河,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城市。南依泰山,是泰山北麓人文汇萃之地。古代的中国大地号称其四大水系为“四渎”:河(黄河)、济(济水)、淮(淮河)、江(长江)。济南地处济水南岸,故汉代命名济南国。当时黄河在济水之北与之平行入海,自公元一八五五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后夺取了古济水的古道,才和济南旧城厢靠的更近。古代华夏之内称其五座大山为“五岳”:泰、衡、华、恒、嵩,济南则坐落在泰山之阴。隋朝以来开凿了大运河之后,这条南北大动脉则流经于济南的属县,此时济南已处于名山大川的冲要之地,长期以来作为郡、州、路、府乃至省会的驻地而显示其重要。近现代以来,它做为津浦、胶济铁路的交汇点,又在本国政府主持下自开商埠,经济对外开放。所有这些条件,使它成为研究我国众多内地城市状态的一个典型。当代美国学人博克在研究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发展时,即选取济南做为标本,著作即名《中国城市的变化——1890~1949山东济南的政治和发展》。
济南又是一座秀丽的城市。它依偎于泰山黄河的怀抱之中,已属于得天独厚,特别是更有清澈而欢涌的泉水星罗棋布于市区中心,故而素有“七十二名泉”之称。实际上市区内的泉水有一百多处,有“四大泉群”既趵突泉群、黑虎泉群、珍珠泉群和五龙泉群,其中以趵突泉之奇观最负盛名,因此,济南又有“泉城”的别名。泉水汇集成湖——优美的大明湖就出现在旧城之内,因而古人有“一城山色半城湖”的佳句,并有着“淫雨不涨,久旱不涸”、“蛇不见,蛙不鸣”的独特现象。泉水更汇流(东西泺河)成为奔赴大海的小清河(在寿光羊角沟镇入海),一条长河的发源地竟是一座繁华的城市,堪称世界罕见的“中国之最”。东部有章丘之白云湖;西南部则有所属以“玫瑰乡”著称之平阴县南端的东平湖;南郊则有千佛山的清秀、佛慧山的傲岸、龙洞山的幽邃、玉函山的俊伟;北面的众山峰点缀于田园绿野之上,有“齐烟九点”之誉。其中凌空桀立的华不注山和伏地欲卧的鹊山互相呼应,被大画家赵孟俯的慧眼所摄取,绘成《鹊华秋色图》而驰名古今。美丽的景色,更使历代大诗人及文人骚客诸如李白、杜甫、欧阳修、苏轼、元好问、赵孟俯、王宗仁、王士祯、黄景仁、何绍基等不远千里而来,流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。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山大师黄庭坚的“济南潇洒似江南”的名句已经指出济南“北人南相”的面貌特色;而近代刘鹗的《老残游记》的描摹,又使济南的风光饮誉中外。
济南更是一座文化名城。它的龙山镇(发祥地在章丘县境内城子崖,与龙山镇隔武原河相对),即新石器时代以黑陶为代表的“龙山文化”的命名地。千佛山古名历山,传说东夷氏族领袖大舜就躬耕与此。殷周之际的谭国亦在济南,谭国大夫作的《大东》一诗,被收集在《诗经》之中。神医扁鹊人称之为卢医,卢即长清县之古名,是上古巫医中的代表。他坚持科学的医学,反对荒诞的巫术,他说“病有六不治”而“信巫不信医”,就是不可治的一种,运用针灸、汤药、蒸熨、按摩导引、手术等手段治疗疾病,创造了望、闻、问、切的系统化诊断方法。在春秋战国时代,齐鲁是中国文化的中心,齐国是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所在地,鲁国是孔孟的故乡和儒学的发祥地,济南正处于齐鲁的交界,饱受鲁风齐雨的沾溉。《春秋》载公元前六九四年鲁桓公曾“会齐侯于泺”,泺水之源即趵突泉。秦始皇焚书之后,保存重要文献《尚书》而闻名的济南伏生,是今文学派大师,并形成伏氏家族,跻身于统治阶层之中。而元代的张起岩主编的《宋史》、《辽史》、《金史》均收入“廿四史”;明代李开先的万卷楼专收藏通俗作品,号称“词山曲海”;清代周永年参与《四库全书》的编篡;马国翰以毕生精力完成了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,保存散佚古籍六百种。他们都是济南人,重视文献的保存与整理,是济南学术的传统。自《诗经·大东》诗之后,济南诗人辈出,蜚声全国者就有唐之崔融、员半千,宋之范讽、李清照、辛弃疾,金元之杜仁杰、张养浩,明之边贡、李攀龙,清之田雯等。济南在文艺方面虽也出现了短成式、蒲松龄等小说家,武汉臣、李开先等戏曲家,但以诗歌成就最大。一座城市著名诗人代代出现,而又如此众多,为古今中外所少有,故济南又有“诗城”之雅名。
战国时期闻名稷下的思想家邹衍(其墓在章丘)的大九州和五行学说,经齐国方士的袭取改造,并与稷下黄老学派的名词术语相结合,孕育了我国的宗教——道教;长清的五峰山即是道教传播重镇。济南地区(尤其是山区)遍布宗教文化遗存,道观佛寺左近,北朝隋唐以来的石窟造像、宝塔(四门塔、九顶塔等)、泥塑(灵岩寺宋代罗汉群像)等,均为美术史上之珍品。
这座秀丽的文化名城,于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四日获得了解放,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,济南阔步进入社会主义时代,正谱写着壮丽的诗篇。
二、泉水形成与齐长城
济南地处鲁中丘陵和华北大平原的交接带上,南部为山麓丘陵,北部为冲积黄土平原。由于南部诸山多属奥陶纪石灰岩,蕴藏着大量的地下水,而北部诸山又多为火成岩,有南向北渗流的地下水为其所阻。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使济南成为涌泉处处,流水淙淙的“泉城”。加之气候温和,季节分明,依山临水,资源丰富,为济南地区古代文化的创造与发展,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。
春秋之时,泰山之阳为鲁,其阴为齐,济水之西为卫国,黄河以西为晋国,济南为齐国西南之锁钥要地和门户。因而齐国长城即首建于济南,“它的对象为鲁,┈┈兼以御晋及其他各国。”始建于春秋,完成于战国。首起于济南市平阴县,经长清、泰安、历城、莱芜、章丘、博山、临朐、沂水、莒县、五莲、胶南等十余县,修至海滨(小珠山),全长一千多里。道光《长清县志》载:“长清邑东南九十里有长城,且有孟姜女庙。”《烈女传》有《齐杞良妻》传。据《左传》载,杞梁为齐大夫,随齐庄公伐莒,立战功而死。杞梁妻姜氏(“孟女”为长女之统称),为战死的丈夫争得了庄公亲往其家吊唁的荣誉,《烈女传》又演化为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。孟姜女的眼泪当然不会使长城倒塌,但山峦莽莽,长城蜿蜒,不免黄土白骨,民怨沸腾,因而在传说的故事中,这位山东女子的眼泪就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了。
第二章 济南历史沿革
一、秦——唐时期
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,距今4000——4500年前以磨光黑陶为特征的“龙山文化”,便是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东郊龙山镇而被命名。夏代,龙山镇城子崖一带建有较大规模的城市。商周时代,在龙山镇(今章丘市城子崖)始建了谭国。春秋时期(公元前一一二二年至公元前四0三年),因这里地处历山下(即千佛山)随名历下,也称“泺”、“鞍”,属齐地。战国时,齐国设立了历下城,这便是历下城垣的由始。秦属齐郡(郡治博阳,即今泰安)。汉属齐国,西汉始置济南郡,郡治东平陵(今济南市章丘平陵城)。汉文帝十六年(前164年),分齐国一部分为济南国,首府东平陵。因位于古济水以南而得名济南,可见“济南”一名始于汉初。距今已有2167年的历史。前154年,废济南国,复置济南郡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朝代屡屡更替,济南先后置郡置国,变化频繁。三国时期济南属魏朝管辖,为青州济南郡。曹操曾为济南国相,其孙曹楷继曹操为济南相若干年后被封为济南王。北魏卓越的地理学家郦道元《水经注》谓济南泺水“泉源有舜妃娥英庙”,“城南对山有舜祠,山下有大穴,谓之舜井”。他形容趵突泉的出露情景是“泉源上奋,水涌若轮”。指出此泉是泺水之源。可见早在北魏之前济南就流传着大舜耕于历山的传说,而且保护了舜井,建筑了舜祠和娥英庙。晋永嘉年间,郡国治由东平陵移至济南,于古城以东另建了东城,便成为这一地区的行政中心。隋朝,济南郡改为齐州,后又改为齐郡,治所在历城。唐朝为齐州,属河南道的属地。李白于开元二十四年携家居于任城(今济宁市,现有“太白楼”),来齐州拜紫金宫(道教胜地),写下《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诗》。李白、杜甫与杰出书法家李邕同游历下亭,写下了“海右此亭古,济南名士多”的名句。唐朝的建立,齐州出了文有房玄龄,武有秦叔宝、段志玄三位开国功臣。在民间文学中秦琼(即秦叔宝)与罗成(即罗士信)、程咬金(即程知节)、徐茂公和济阳王伯当等均成为传奇人物,济南后世民间也附会了许多所谓古迹。如秦琼卖马槐(今五龙潭公园内)、秦琼府、秦琼墓、罗成故里等等。
流杯池——北魏时,现今大明湖名为历水陂,郦道元说,这里是历水的汇聚处,其南岸,即今珍珠泉出露北流入历水陂经过之处,在北魏时筑有“流杯池”。这是当时士大夫们宴会时流行的一种游戏方式。“(齐)州僚宾宴,公私多萃(集)其上。”将水流修整成曲折的渠溪,人们依次坐在两岸的曲折之处,在上游用舟形杯盛酒后防于水中,酒杯漂游往往遇拐弯时会停下,停在谁的附近谁就可以得饮这杯酒,饮酒者则必需作一首诗或按约完成某种小节目,完不成者受罚。东晋初年山东大书法家王羲之渡江以后,于永和九年(公元353年)在会稽(今杭州市)之兰亭也曾与友人举行过类似的酒会,并留有著名的《兰亭集序》,“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”将这一风习带到了江南。
北魏时的大明湖,面积较小,即今日的五龙潭泉群一带。当时这里建有大明寺一座。《水经注》云:泺水“北为大明湖,西即大明寺。寺东、西两面侧湖,此水便成‘净水’也。”所以俗称“大明湖”。除建有大明寺外,这里尚建有客亭。客亭,译为现代汉语即“官立宾馆”,唐代杜甫游历的“历下亭”即是这个“客亭”此处风景优美,《水经注》描写道:“池上有客亭,左右揪桐负日,俯仰目对鱼鸟,水木明瑟。可谓濠梁之性(运用庄子和蕙施在濠梁之上,辩论濠上之人是否能知道水中之鱼的快乐之典故),物我无违矣!”
《水经注》对济南山水的表述是简练而逼肖的,除了描写泉、湖之外,如写华不注山的风貌:“单椒秀泽,不连丘陵以自高;虎牙桀立,孤峰特拔以刺天。青崖翠发,望同点黛。”很好地再现了它的特色。
二、宋朝——北方文化名城
宋太宗时,全国政区为十五路,齐州属京东路。宋徽宗政和六年(1116年)齐州升格为济南府,属驻在青州的路级衙署管理。济南正式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城市,始于北宋。园林的修整以曾巩功绩为最大。
曾巩,著名文学家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任齐州知州期间,政绩甚多。任满调离时,“既罢,州人绝桥闭门遮留,夜乘间乃得去。”深受济南人民的爱戴。他到任后,采取措施,安定社会秩序,促使地方经济快速繁荣与发展,大力实施城市建设,修整风景区。疏通大明湖(当时名西湖,隋唐以前名历水陂,而大明湖原址在现今五龙潭一带,宋代改称四望湖),在北城墙修建北水门,调剂湖水,以时宣泄。在湖南面修整百花洲,洲上建有白花台,建百花堤以直达湖北岸。沿湖建七架桥梁,构成“七桥风月”胜景。在湖南岸州衙和湖区周围修建许多亭台楼阁。在郊区整修鹊山亭、阅武堂。将城西南的报爆流泉改名为趵突泉,并于熙宁六年在趵突泉畔修建了泺源堂和历山堂(后人曾改名为吕祖庙及舜妃娥英庙),详考其沿革,著有《齐州二堂记》。
南郊山区如佛慧山的大佛头,是宋代的雕刻;其东麓开元寺是宋代的游览胜地;东南郊龙洞是宋代在此祈雨的地方。
宋朝是我国科技发展鼎盛时期,如李诫的《营造法式》、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等均出自宋朝。文化艺术也是继唐之后又一个颠峰期。宋词及散文尤为突出,济南的李清照(号易安)、辛弃疾(字幼安,号稼轩居士)就是宋词两大流派——婉约派和豪放派的杰出代表,也是抗金复宋的英雄。辛弃疾以士大夫之身份积极参加了济南抗金农民起义军。建国后在大明湖畔建立稼轩祠,趵突突泉公园内漱玉泉旁建有李清照纪念堂,以资纪念。
刘豫,金兵入侵北宋之时,任济南知府,杀害抗金名将关胜降金称帝,建立齐朝,在大名府登上“大齐皇帝”伪位,后人称“伪齐刘豫”至今传说着两则故事:一是传说关胜在城西跃马与金兵搏斗时,马蹄刨地出泉,即是马刨泉(在今趵突泉公园内)的出露;一则是刘豫死后运回济南埋葬,《齐乘》说刘豫墓在“济南城西鹊山下,墓中产蝎。”这两则不同的传说,充分表达了济南人民的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之情。刘豫在济南还是有不少政绩的,其中之一就是开挖了一条小清河。济南以前的水运主要是靠大清河,东至入海口,西南汇通北宋首都东京(开封)。小清河的开凿则是一方面使济南北郊的沼泽地区的水得以宣泄,一方面则是辅助大清河的航运。小清河通航后,济南的北郊已非李白当年可以在所谓鹊山湖漫游了,这一带已成为稻田藕池,不但增加了农业的收益,同时也加强了与山东半岛的物资交流,特别是食盐运输,有“运盐河”之称。
三、元、明、清时期
元初,改为济南路,直隶于中央中书省。元初设置各地行政机构是:“立中书省一,行中书省十有一。”中书省直辖山东各路,改为济南路总管府(路领府,府领州,州领县),在济南路设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,是山东地区的监察机构驻地。把古城与东城合二为一形成了城基。因济南位于元大都(北京)与当时最富饶的江南之间(喻江南为“苏湖熟,天下足”),经济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,国家在济南设立了许多机构。大画家、诗人赵孟俯(字子昂,号雪松道人)在济南任官三年。从政之暇,以艺术家的敏锐,尽情欣赏济南的山山水水,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。其中咏趵突泉的“洛水发源天下无,平地涌出白玉壶。谷虚久恐元气泻,岁旱不愁东海枯。云雾润蒸华不注,波涛声震大明湖”的律句最为脍炙人口。他的作品《鹊华秋色图》成为南派绘画的珍品,经历代鉴赏家宝藏,而收进了清朝皇宫。
明朝,复称济南府。以“布政使司”做为行政区的政府,沿袭元代行省的称呼,称十三布政使司为“十三省”。洪武元年(1368年)置山东等处行中书省,治济南府。三年(1370年)置青州都卫,治青州府。八年(1375年)改都卫为山东都指挥司。九年(1376年)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自青州迁至济南。此时,“三司”(即管理全省民政田赋的布政使司、全省司法机构的按察使司、统领军队的山东都指挥使司)、济南府、历城县都驻在济南府城内。济南府在明代又成为藩王分封的驻地。天顺元年,明英宗朱祁镇封其第二子朱见 为德王,在德州建府,被济南的山水所吸引,于成化三年(1467年)迁来济南居住,在大明湖南岸之珍珠泉附近修建德王府,成为济南城内面积最大的建筑群(占城区面积三分之一)。历城县自成为州郡驻地以后,一直做为倚郭县(俗称首县),明代则做为济南府的倚郭县,而济南府是明代承宣布政使司所辖六个府之一,并成为山东首府,历明、清、民国而延至今日。济南自金元以来,素称为文教昌明之地,尤其以戏曲、歌词的成就较高。朱元璋称帝之后,局面为之一变。以科考为录取士人的主要途径,颁布考试文章程式,即将王安石提倡的经义文字加以修订,形成制义文(俗称八股文),而命题则自朱熹之《四书集注》中出,文章主题思想不仅要符合《四书》原文,而且要遵守朱熹一家的解释。作者表达方式则规定为“代圣立言”体,如题目出自《论语》中孔子的某一语录,作文者即以孔子的口气,演述该语录的内容,不准作者以自己的身份或第三人称行文,更不能发挥个人见解。自明代开始八股文取士,直至清末,达五百多年之久,是封建王朝箝制思想学术的桎梏,束缚了我国文化的发展。明代开国后一百多年间,济南地区的文化学术停滞不前。
清代的行政区划、官府制度和科考办法等,大体是因袭的明朝,只是在任官方面重用满族,而军事则是以八旗为骨干,汉族只能在“绿营”当兵,且绿营的高级军官仍多数派满族人员充当。设立巡抚院(明德王府故址)、布政司、济南府、历城县,济南府是山东布政司辖下的济东泰武临道,仍做为省会所在地。学校教育沿袭明制,各府县均设学校,济南府学及孔庙建在大明湖南岸(今大明湖路小学),历城县的儒学(简称县学)建于大明湖东侧(今县学街)。全省省试(亦称乡试)的考场在济南府,中式者为举人,然后在赴首都北京参加会试。著名的书院有:至道书院(清为学院署,清末改为客籍学堂,在今学院街)、泺源书院(原为都指挥使署,雍正十一年改为书院,是清代济南书院最负盛名者,清末改为师范学堂,在今泉城路)、景贤书院、济南书院(清末改为济南学堂,在珍珠泉西)、尚志书院(山东巡抚丁宝祯倡建,清末改为存古学堂,今在趵突泉公园内)、历山书院(曾更名为白雪书院,今在趵突泉公园内)等,可见当时济南学风甚浓。 清代的济南文坛,在顺、康年代,具有风靡全国的影响。在小说和通俗文学方面,有较高的成就。清初的《醒世姻缘传》(小说的成就仅次于《红楼梦》、《金瓶梅》)及近代刘锷的《老残游记》均以济南的风土人情、社会面貌为背景,生动鲜明,极富地方色彩。绘画书法方面也很活跃,郑燮(板桥)、李方膺等所谓“扬州画派”的画家先后来山东任地方官,使济南的画风丕然一新。
民国初年,撤销济南府,置岱北道。1914年岱北道改称济南道。
第三章城市布局特色及演化
一、城市的基本含义
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在固定的地点,以武装保护政权,并进行商业和商品交换活动的地方。自殷商以来,古人非常重视和潜心研究城市的选址及建造,唐长安城和元大都北京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。汉代萧何主持建造长安城(亦称斗城)因刘邦嫌太过奢华而解释曰:天子四海为家,非壮丽无以重威。孔子《周礼·考工记》曰:“匠人营国,方九里,旁三门,国中九经九纬,经涂九轨,左祖右社,前朝后市,市朝一夫。”
国家分三批认定并公布了历史文化名城。1982年公布24个,其中山东只有曲阜市;1986年公布38个,山东只有济南市;1994年公布37个,山东有青岛、聊城、邹城、临淄,随后又补充山海关、凤凰城,共计10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
二、明代的济南城
三司从青州迁入,德王府的落成,不仅标志着济南成为省会城市,是山东地区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,另外也基本上形成了古城的基本格局。此时城区包容了大明湖和巨大的德王府,以及上百座的官衙庙宇、仓廒和民居,在当时省会中规模是较大的。
济南城墙原为土筑,明洪武四年(1371)新建改石砌,城墙外开护城河,绕城一周。护城河池水的来源则是除珍珠泉群外的其他三大泉群的泉水。全城四面各开一门,东齐川门,西泺源门,北汇波门(水门,现建有汇波楼),南舜田门(历山门)除水门外其余三门又突出于外,各建子城(瓮城)成为两道城门(所谓城关)。因地势和防御需要,除南门在城正中外,其余各门都有所偏倚。“故谚相传为‘四门不对’云。”沿城墙周遭筑有垛口,共3350个。除水门上是一座城楼外,其余三门都是两座高楼,前后相对,共七座城楼。城四角又各修一座角楼,后来又在东、南、西各增建敌楼一座,共计十四座。在城墙上城楼之间建有敌台十三座,筑铺舍55座,每夜有军士巡视全城直至清晨。每座铺舍建有旗台,旗杆,环城有55面旗帜飘扬,构成“一个垛口一座炮,一竿旗下一营兵”的壮观景象。《历城县志》曾较详细地描写了在四面各楼眺望的地理形势,南望则“远眺群山,广睨万亩,独居一方之胜”,东看则“俯瞰三齐,遥观日出”,西眺则“傍挹趵(突)水,直了黄冈,民廛错列,群波环萦”,北视则“下居大明湖,南瞻函(玉函山)历(千佛山)之云岚,北醉鹊(山)华(不注)之烟雨。”城中也有高层建筑物大明湖北岸的玄帝庙(北极阁),德王府中的白云楼等,还有布政司署与都指挥司署之间的鼓楼,按察院的钟楼,均具有了望俯察的作用。朱元璋死后,其孙朱允文即位,为建文皇帝。建文之叔父燕王朱棣自燕京起兵争夺皇位,建文二年(1400),燕兵攻下德州,挟余威进攻济南,双方进行了惨烈的攻守战,昼夜攻打三个月之久,听说援军到来燕兵才解围撤军北返。山东布政司参政铁铉守城有攻,升任山东布政使,加兵部尚书衔。建文四年(1402)燕军占领首都南京,铁铉及其家族男丁均遭杀害,其妻女被朱棣迫使为军妓。他忠于职守,英勇不屈的精神至今被济南人民称颂。其后建七忠祠纪念以铁铉为首的守城官员,后来在大明湖北岸建铁公祠以资纪念。济南北依大清河,南靠泰山丘陵,距京杭大运河较近,借大、小清河可以沟通半岛海滨,具有战略要地的条件,是南北两京的咽喉之地。从此济南城更富有封建时代城堡的特色。
城市布局明显地反映着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意识形态。以德王府为中心,布政使司、按察司分在左右,前面主干道贯穿东西,轴线明显。府、县等衙署和庙宇均环绕中心布置;学院、贡院等文教机构布置在环境幽静,风光秀丽的湖滨地区;军营设于城南高地,便于防守、了望和出击;芙蓉街是最为繁华的商业区;传统民居多以四合院布局为主,白墙、灰瓦,古朴淡雅;泉水穿绕,杨柳低垂,形成特有的“家家泉水,户户垂杨”的传统风貌特色。
三、清代的济南城
城市布局与明代相比,只有德王府属各建筑物均改为官衙外,变化不大。布政使司衙前大街和抚院衙门前的院前大街(即今泉城路步行商业街)是商业区,大明湖南门之曲水亭、百花洲一带是棋院、书铺、茶馆、文化用品集中地。芙蓉街则是出售眼镜、乐器等商店所在地。城西江家池一带(即济南城西关,今五龙潭公园附近)是较繁华的消费市场,以饭店、地方特色食品、小吃为主。清末,这里是全城的商业中心(在胶济、津浦铁路修建前,自寿光羊角沟来的商船可以直达泺源门,即今西门桥处),有“五大行”之称,分别是中药行、杂货行、绸布行、鞋帽行和钱行(庄)。此外还有“碎货业”多集中在趵突泉附近,周围的街名即名剪子巷、篦子巷、筐市街等。清代济南的铜匠修补商、周青铜器的水平极高,并能制造出可以乱真的赝品。
清咸丰十一年(1861年),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军事的需要(主要防反清起义军——捻军,曾国藩、李鸿章相继被任为河南、山东地区进剿捻军的统帅,先后来济南督剿捻军),济南开始修建城外圩郭(石圩)。因城北水多,缺其一面,整个圩子墙长3670丈,上有垛口3309个,辟有岱安、永固、永靖、永绥、永镇、济安、海晏七个圩子门。圩子修好后,济南遂成为兵书上所谓“三里之城,七里之郭”的坚城。
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,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,清政府部分官员如李鸿章、曾国藩、左宗棠等,打起“自强”、“富国”的招牌,兴办“洋务运动”。山东巡抚丁宝桢创办了“山东机器局”,是晚清办得较有成绩的中等规模的军工企业。1899——1900袁世凯继任山东巡抚期间,力求扩充山东机器局,能制造炮、枪、枪弹以及机器、锅炉、火药、电灯和电池等,从此就成为一个完备的军工厂了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济南自开商埠(至今已一百年整)。时任山东巡抚周馥与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,在这一年奏请清廷将胶济铁路沿线的济南、周村、潍县同时自开商埠,以“外争利权,内促富强”,利用铁路交通新优势振兴民族实业。这年四月初一(1904年5月15日)奉准正式开埠。当时济南商埠的范围是:东起馆驿街西首的十王殿(今纬一路),西至北大槐树(纬十路),南沿长清大道(今经七路),北以胶济铁路为限(今经一路),计东西长三公里,南北长一公里,商埠内道路以“织物”“长者为经,短者为纬”的称说,命名东西向道路为“经”,南北向道路为“纬”。商埠的建设特点是,中国人自主开辟的第一个商埠,在旧城圩外,另辟新城。当时的人口为14万人。1912年,黄河铁路大桥建成,津浦铁路、胶济铁路在济南交汇。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,以今泉城路一带为古城中心和以经二路、经四路为商埠中心的双中心城市格局逐步形成,人口达到25万人,较开埠前增长了64%。
四、近、现代的济南城
济南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,山东主权问题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。
1918年,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,中国是参战的战胜国,本应收回战败了的德国在山东的主权(青岛),可是在1919年一月的法国“巴黎和会”竟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的权利。消息传来,山东和济南人民首先起来抗争。致电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专使,呼吁:“此事关系中国存亡,务望力主取消(不公平条约),勿使千载一时之机,败坏于一二宵人之手”。不久,再次致电中国专使,电文中痛斥:“我国军阀及二三奸人阴谋卖国,示意退让┈┈是陷山东没世不复之惨。”表示山东人民“万众同仇”,为收回主权“誓死力争,义不反顾。”学生、工人、市民举行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,开展大规模的罢课、罢工、罢市和抵制日货活动,由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革命新阶段,即新民主主义革命,在济南更加迅速开展起来。
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五四运动的洗礼,培育了以王尽美(毕业于济南师范)、邓恩铭(济南一中的学生)、王志坚等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。1921年七月,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。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推王尽美、邓恩铭二人出席了大会。1923年十月,成立中共济南市委,由王尽美任书记。1924年十一月,在济南成立了中共山东省委(旧址在现今的五龙潭公园内),做为全省党组织的领导机构。大革命失败后,国共两党决裂,蒋介石展开了疯狂地清党运动,由于叛徒告密,邓恩铭、刘谦初(省委书记)等二十二名共产党的高级干部被捕并在济南被国民党枪杀(刑场即纬一路市中区教委,原为国民党监狱)现今均安葬在英雄山烈士陵园(英雄山,又名四里山,古称赤霞山)。
上世纪20年代,济南城区进一步扩大。据1928年《历城县乡土调查录》记载:“今以商务发展,开拓南北商埠。北商埠,东尽津浦铁路,北抵洛口镇,西以黄河码头黄家屯庄,南界官扎营。南商埠,自七大马路以南开拓至陈、王二庄止,正在规划中。”
五三惨案——1928年(民国十七年)五月三日,日本由商埠出兵围攻济南城,大肆屠杀中国军民,制造了震惊中外的“五三惨案”,尤以泺源门外之西顺城街最为惨烈,事后,为铭记国耻,将西顺城街改名为“五三街”(今趵突泉北路南段,北起泺源桥,沿护城河东岸向南至坤顺门桥,1985年建环城公园时,在此街遗址中心建立了“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”)
1929年济南设立为市,七月一日正式成立济南市政府。首任市长阮肇昌撰写《建设新济南整个计划》一文,称“济南为古代文化发祥地,但商业发达乃最近三十年事情,其主要原因为津浦与胶济两干线之完成,本市适当两路之交点,陆路交通已极便利,水路方面由小清河可直达渤海湾,故本市发展趋势系由旧城西移于商埠。今后最繁盛区域当为商埠至泺口间之北展界。”阮肇昌还提出了未来的济南规划设想:“一、改善旧城与商埠;二、发展南北展界为新市区”。南北展界的提出,开始了“利用科学知识以计划新都市之改造”。
1930年,韩复榘督鲁后,济南市专门成立了“设计委员会”。该会于1932年对南展界和北展界(即北商埠)作出规划:北展界名为“模范市”(1934年改为“济南市模范区”),南展界命名为“模范村”,并计划以“济南模范市”为全市中心。规划以济泺路为主干道,其东设纵路两条,其西设纵路五条;小清河以南设横路12条,以北设横路四条。成丰桥与济泺桥之间为政府办公地区,金牛山与小清河之间地带辟为公园区,并计划将药山辟为大公园。“七七事变”后,规划被全部放弃。日伪时期,“济南模范区”区域被辟为工业区。
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,12月济南沦陷。1939年在经七路以南,岔路街以东,齐鲁大学以西,四里山以北地区内,强行征用民用土地1500余亩,开辟南郊新市区,多为日本人居住区。“经”者为“兴亚大路”,“纬”者为“新民大路”,依次排序。将“五三街”改为“顺兴街”。
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,抗日战争胜利结束,蒋介石为阻止八路军向敌伪受降,竟委任伪第三方面军军长吴化文第五路军总司令兼济南市长。1946年2月在济南成立了以王耀武为司令长官的第二绥靖区司令部。此时的济南通货膨胀,民不聊生,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1948年9月16日,济南战役正式打响了。陈毅为司令的华东野战军在东西南北百余里的辽阔战线上,同时向国民党守敌阵地发动进攻。国民党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于19日率两万人起义。24日凌晨由攻城东集团的九纵二十五师三十七团首先突破城池,占领了黑虎泉对面的城东南角,接着攻城西集团的第十三纵三十七师一0九团,也由坤顺门北侧突破成功,使主力部队冲进城内。王耀武见覆灭的败局已定,化装从水门逃跑,在寿光境内被当地群众和公安局捕获。1948年9月24日济南宣告全部解放,整个战役仅用了八个昼夜,解放军全歼守敌十万余人,两个攻城团分别被中央军委授予“济南第一团”和“济南第二团”的嘉奖。陈毅担任了济南特别市市长。在当年我军攻占内城的突破口,建起了一个雄伟的台阁,台墙镶嵌着济南战役指挥者陈毅元帅手书的三个大字——“解放阁”,济南从此回到了人民的怀抱。
1949年5月复称济南市。此时,济南市区面积为23.2平方公里,人口61.9万。
五、建国后的济南及远期规划
济南解放后,从1949年4月起,数十万济南市民参加义务劳动,拆除了旧城外圩子,拓建道路。1950年2月,又一段一段拆除了济南府城墙。几乎在同时,济南市人民政府组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《济南市都市计划纲要》。“纲要”对城市用地范围勾绘了轮廓:“要把市界较现市区扩大到三倍”,即西至玉符河,南至大涧沟、黑龙峪,东到刘志远庙、大张马庄一线,北一直到黄河边。现在的植物园(“纲要”中的“人民广场”)、英雄山烈士纪念碑、无影山的气象台等都是按这个“纲要”而修建的。
1956年,在国家城建部苏联专家巴拉金的帮助下,济南编制了《济南市城市建设初步规划》。“规划”对城市作了功能划分:工业区主要有西郊重工业区、北郊轻工业区、东郊混合工业区等;交通仓储区主要在泺口、白马山和黄台一带;居民住宅区以原有城区为主适当向四周扩展;北园地区由于地势低洼作为园艺保留区;龙洞、佛峪以及玉符河两岸为疗养区;市中心广场设在南门外,各区也要修建区中心广场。
1959年,济南市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的专家,对济南的历史现状进行了系统全面调查,历时8个月编制出了《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》。这个规划虽然未经国家正式批准,但它是在调查研究、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。此后20多年的建设实践证明,这个“总体规划”的骨架基本上是合理的。到1965年底,济南市建成区面积已发展到57.98平方公里,市区非农业人口增加到71万人。
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济南市城市规模已达到面积78平方公里,市区人口94.2万。1980年完成了对1959年规划的修订完善,编制出新的《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》,并于次年印制成《济南市总体规划图集》。1981年底,中共山东省委审查通过了这个规划,并要求“突出‘青山进城、泉水入户’的特点,切实抓好保泉和绿化两件大事。”1983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复了这个规划,要求济南市要“逐步建设成具有泉城特色,环境优美,文明整洁和经济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”。
1995年济南市编制《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(1996年——2010年)》,2000年底被国务院批复。根据这个方案,确定到2010年济南市城市用地规模为205平方公里,人口220万。1997年6月,省委明确提出济南“五年大变样”的战略决策,给济南的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。到2001年末,济南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176平方公里,人口已达209万,规划建设用地只剩20平方公里左右,“规划”制定的发展目标已无法适应新形势需要。
2002年1月22日,省委、省政府召开济南市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,揭开了济南发展史上新的一页。这次会议之后,济南市邀请国内专家合作,编绘泉城新蓝图,先后完成了《泉城特色风貌带规划》和《济南市城市空间战略及新区发展研究》两项成果。在其后近一年半的时间内,根据社会各方的意见,规划部门对新蓝图多次修改,几易其稿,最终形成了“2003年——2020年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”。新规划确定的空间发展战略是:东拓、西进、南控、北跨、中疏;城市规模将扩充至400平方公里,人口规模增至400万人。同年5月,长清县也正式撤县建区,成为济南的一个市辖区,标志着济南的城市重心将进一步西移。
2003年至2020年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为济南人勾画了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,为济南城市发展史揭开了新的一页。
附表:济南历史名城传统特色的构成图解
[参考文献]
1、《济南简史》 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著 徐北文主编
2、《济南市志》 济南市规划局编著 李康 张宗治主编
同类新闻
- 2015/7/23 历史文化名城济南-张平
- 2014/4/22 赞--校园保洁
- 2014/4/16 热烈欢迎著名书画家莅临公司指导工作